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中美科学家揭示古海洋爬行动物食性

在胃里发现迄今最大猎物

2020-08-24 中国科学报 沙森
【字体:

语音播报

  人们现在知道鱼龙以大型猎物为目标了。 图片来源:JOHN SIBBICK/SCIENCE PHOTO LIBRARY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但一种古老的鱼龙就是这样做的。

  据《新科学家》报道,这只5米长的海洋爬行动物的胃里有一只4米长的动物的尸体,显然在吃这顿大餐的过程中,它的脖子受伤了,随后不久就死了。这是在化石的胃部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大的猎物。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Ryosuke Motani说。

  鱼龙类似于海豚,大约在2.5亿到9000万年前繁衍生息。它们牙齿的形状表明,一些较大的化石标本是对付大型猎物的顶级掠食者,但几乎没有关于它们吃什么的直接证据。

  2010年,包括 Motani在内的一个中美研究团队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采石场中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鱼龙化石,经鉴定属于贵州鱼龙。他们又花了两年时间才将化石挖出——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Motani说:“它的胃里有一个突出的东西。”

  研究人员继续在这个如今已经变成博物馆的遗址挖掘,并试图确认猎物的身份。7年过去了,他们终于公布了结论。

  生活在三叠纪中期的这只鱼龙胃中呈现出另一种叫做海龙的海洋爬行动物。 Motani说,这种蜥蜴形状的动物几乎与鱼龙一样长,但要瘦得多。它的质量可能只有鱼龙的1/6或1/8。

  在发现之初,这只海龙还是一个未知的物种。此后,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另一个体,并将该种命名为Xinpusaurus xingyiensis。

  鱼龙可能是通过摇晃的方式咬掉了海龙的头部和尾部。然后,它将无尾尸体整个吞下。“这是一大块。”Motani说。

  但在某个时候,也许是在最初的攻击中,鱼龙伤到了自己的脖子。在摇晃和吞食海龙的过程中,这种伤害可能会变得更严重。

  Motani说:“它的脖子已经折到无法支撑头骨的程度,这导致它无法呼吸。”

  研究小组认为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虽然鱼龙头部与颈部受伤的身体轻微分离,但身体其他部分是完整的。没有理由认为另一种掠食者袭击了鱼龙。

  海龙的身体没有被消化液分解的迹象,它被咬掉的尾巴在23米外的同一岩层中被发现。这表明鱼龙吞下它后几乎立即死亡。

  Motani说,这只海龙可能异常巨大。其他X. xingyiensis和相关物种个体较小,只有1到2米长。也许这只鱼龙没有意识到它的猎物有多大。

  现代也有捕食者误判猎物的例子,比如海豚因试图吃掉巨型章鱼窒息而死。化石能让人们如此详细地一窥动物的生死,这是极其罕见的。

  该研究近日发表于iScience。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0.101347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天琴一号”卫星首轮实验结果发表
  • 《自然》要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