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基因组规模的染色质3D组织成像首次实现

2020-08-24 中国科学报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庄小威等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在基因组规模对染色质的3D组织和转录活性进行成像的技术。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人员表示,染色质的3D组织可调节许多基因组功能,包括从基因表达到DNA复制。

  尽管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丰富了人们对3D基因组结构的了解,但它们只能提供成对染色质基因座的关联信息,而不能提供单个基因座的直接空间位置信息。基于成像的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单个细胞中染色质基因座的空间位置,且检测效率很高。但是,目前能够在单个细胞中成像的基因组位点数量仍然有限,因此缺少单个细胞中整个染色体的高分辨率视图,更不用说单个细胞中染色质组织的基因组规模图谱。

  研究人员通过此次研究开发了一种成像技术,可用于以高基因组通量可视化单个细胞中多个尺度的染色质组织。

  他们证明了通过顺序杂交可对数百个基因组位点进行多重成像,并对整个染色体进行高分辨率构象追踪。

  此外,研究人员还报道了一种荧光原位杂交的技术用于基因组规模的染色质跟踪,并演示了同时成像的1000多个基因组位点和1000多个基因的初生转录本以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结构。使用这项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表征染色质结构域、区室和跨染色体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单细胞转录的关系。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高通量、多尺度和多模式成像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并可在天然结构和功能背景下提供染色质组织的完整图谱。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7.032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