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小行星“变”彗星过程首次捕获

有助进一步洞悉早期行星组成

2020-08-20 科技日报 刘霞
【字体:

语音播报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18日报道,天文学家首次捕捉到一颗小行星正在“变身”为一颗彗星的过程,这可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实时观察彗星的各种形态。

  该天体名为P/2019 LD2,它的轨道表明其是一颗半人马小行星——一类轨道并不稳定的岩石冰冻天体,由于混杂的组成成分及在太阳系周围移动的潜力,天文学家早就怀疑这种天体是柯伊伯带中冰冻小天体与定期造访内太阳系的彗星之间缺失的一环。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短周期彗星源于柯伊伯带的冰冻物体,每十年左右绕太阳公转一次,会不断造访地球;而哈雷彗星等长周期彗星每一个世纪才访问内太阳系一次,或起源于离太阳更远的奥尔特星云。

  在最新研究中,亚利桑那大学行星科学家凯特·沃尔克领导的团队模拟了LD2数千种可能的轨迹,以查看其行踪。他们发现,LD2可能于1850年左右到达土星附近,并在2017年进入当前轨道,该天体即将离开其当前轨道,并向太阳移动,直到2063年,太阳的热量可能会使其挥发性元素升华,成为明亮的彗尾。

  研究人员称,LD2将是首颗我们知道其历史的彗星,因为我们在其成为彗星之前就已经看过它。它是太阳系“新房客”这一事实,表明它由相对原始的材料组成,这种材料在太阳系的冰冻之地保存了数十亿年,不受太阳热量的影响,这使其成为早期太阳系的时间胶囊,研究其组成可以帮助行星科学家了解第一批行星的组成。

  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行星天文学家亨利·谢表示,仅仅研究一个过渡天体不足以打开太阳系的时间胶囊,未来的天空望远镜将发现更多冰球“变身”为彗星,供我们开展进一步研究。

  沃尔克团队认为,LD2可能是一个好的探索对象,据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考虑将朝半人马小行星派遣航天器,但鉴于LD2将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一颗彗星,科学家没有太多时间去计划、建立和发射访问它的任务,因此,需要加快步伐。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