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冰路卫星开启北极观测季

2020-06-16 中国科学报 崔雪芹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记者从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处获悉,我国首颗极地观测卫星——冰路卫星于2019年9月发射至今已连续运行9个月,其间卫星圆满完成南极观测任务,获得南极区域遥感影像1018幅。此外,位于中山大学的卫星地面运控团队经过前期技术积累,自主研发了几何校正和在轨辐射定标技术,已初步建立了冰路卫星数据预处理系统。

  据卫星运控团队负责人中山大学测绘学院副教授陈卓奇介绍,冰路卫星近期正式启动北极观测任务。此次任务将测试卫星的业务化观测能力,力争达到7天北极全覆盖。

  经过一个多月的在轨调试与测试,冰路卫星平台及传感器工作状态良好,首批北极地区数据产品已处理完成,北极观测任务顺利开展。

  程晓告诉《中国科学报》,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极地天基观测能力、推动“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山大学目前正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论证一颗专用于极地观测的小型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冰路卫星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设计完成,具有大幅宽、高纬度覆盖等特点。这些独特的设计保证了冰路卫星能够覆盖南北纬85°区域。国际上主流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卫星)的观测上限是南北纬82.5°,因此冰路卫星弥补了现有陆地卫星的不足,为极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

  据悉,为支持国际极地科学研究,冰路卫星数据产品已免费发布并将持续更新,为国际科学界提供重要极地观测数据。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胆固醇分子“一波三折”的“转运旅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