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科学家竞相研发相关药物和疫苗,但诸多努力囿于易感染新冠病毒实验小鼠数量有限而无法很好地开展,这种情况即将改变!美国科学家在6月10日出版的《细胞》杂志在线版上刊文指出,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新冠肺炎小鼠模型,可复制新冠病毒,有望大大加快新冠肺炎疗法和预防制剂的测试进度。
新冠病毒感染人时会附着到位于呼吸道细胞表面一种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蛋白质上,但人ACE2蛋白与小鼠ACE2蛋白不同,新冠病毒无法附着在小鼠这一蛋白上,所以小鼠本身不会自动感染新冠病毒。
在最新研究中,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迈克尔·戴蒙德领导的团队决定将人ACE2蛋白临时注入小鼠体内。为此,他们将人ACE2的基因插入一种名为腺病毒的轻度呼吸道病毒中,还删除了腺病毒复制时需要的基因,因此该病毒可感染细胞一次但不能繁殖。然后他们用修改后的腺病毒感染小鼠,结果发现,小鼠的呼吸道中产生了人ACE2蛋白。
为了解小鼠是否会患上与人类相似的疾病,研究人员用修改后的腺病毒感染了小鼠,并于5天后给它们注射了新冠病毒,结果该病毒迅速沿呼吸道传播,特别是向肺部传播,并在那里大量复制,引发肺炎,而且症状明显,与在人类身上的表现如出一辙。研究人员还发现,心脏、脾脏和大脑所有可能成为该病毒靶标的器官的病毒浓度较低。另外,在患病期间,小鼠的体重下降了10%至25%,但最后还是康复了。
戴蒙德说:“小鼠患上的肺部疾病与人类相似,他们病了一段时间,但最终康复了,就像绝大多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一样。我们可以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几乎任何种类的实验小鼠,使它们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然后测试疫苗或药物,研究免疫反应等。”
研究人员称,除了用于测试药物和疫苗,科学家们还可将这一模型与其他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脏病、肾病或慢性肺病等的实验鼠一起使用,研究为什么有些人会罹患新冠肺炎并恶化,而另一些人则会自行康复这一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