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三股细绳揭示迄今最古老纤维技术

推测“制作者”了解植物并拥有数学能力

2020-04-13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字体:

语音播报

  据英国《科学报告》杂志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一个美国研究团队称他们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纤维技术——使用天然纤维制纱——的直接证据。这一最新发现表明,纤维技术的历史远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还悠久,且古老纤维的“制作者”显然已掌握了树木的生长规律和数学计算能力。

  纤维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等等,在人类历史中,纤维技术出现后就可以制造其他物料,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一般而言,用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物质才能被称为纤维技术,而此次,美国凯尼恩学院科学家布鲁斯·哈迪及其同事,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纤维技术——一段6毫米长的细绳,由三股纤维拧成,附在一个60毫米长的薄石器上。研究人员推测这段细绳可能是裹在石器上作为提手用,或者是装石器的网或袋子的一部分。

  这段绳子发现于法国“Abri du Maras”遗址,测年数据显示其年份在4.1万至5.2万年前。研究团队随后利用了先进光谱和显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显微照片中绳子的纤维清晰可见,团队发现,绳子的组成纤维可能来自不开花的树(如针叶树)的内皮。

  研究人员认为,要制作这种细绳,需要对所用的树的生长和季节性有广泛了解;另外推测这段绳子的“制作者”——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可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概念,具备基本的计算能力,才能制造纤维束(即纱)、三股细绳和多股细绳组成的粗绳。

  这一发现增进了我们对于旧石器时代中期(3万至30万年前)以及尼安德特人的认知能力的理解。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发现的最古老的纤维片段来自以色列的“Ohalo Ⅱ”遗址,距今约1.9万年,而最新发现表明,纤维技术的历史比这悠久得多,且尼安德特人的认知能力可能比之前预想的更接近现代人类。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