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龙宫”是非常年轻的小行星。图片来源:Akihiro Ikeshita/JAXA
“轰炸”小行星让我们知道了它的年龄。去年4月,日本“隼鸟2号”宇宙飞船向小行星“龙宫”发射了一枚铜弹。近日,研究人员在《科学》发表研究称,已经掌握撞击留下的第一个陨石坑的数据。
这项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小行星表面以下物质的原始样本。日本神户大学Masahiko Arakawa和他的同事分析了碰撞的图像,以研究陨石坑的形成过程。
当2公斤重的炮弹撞向“龙宫”时,击中的沙子和岩石被炸开,撞击甚至移动了一块5米宽的巨石,由此形成的陨石坑宽约14.5米、深2.3米。
Arakawa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微重力环境下观察到陨石坑的形成过程。我们对陨石坑形成的大部分了解都来自地球上的实验。”
利用小行星上陨石坑的数量和大小可以估计它的年龄。之前对“龙宫”的研究表明,它的年龄可能在900万年或1.6亿年左右,这取决于小行星表面的强度对陨石坑大小有多大的限制。
通过观察这个新陨石坑的形成,研究人员发现,在它的岩石覆盖下,“龙宫”的表面并不是很坚固,它更像沙子而不是岩石。研究人员说,这证实了龙谷星只有大约900万年的历史。
当较大的物体被击碎、残余物重新堆积成“碎石堆”时,就会形成像“龙宫”这样的小行星。这样的碰撞通常会留下很多碎片,形成天文学家所说的来自同一母体的一系列物体。
Arakawa说:“我们将来可能会在小行星带发现这个家族。这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容易一些,因为母体是最近才分裂的,这些碎片应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辛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17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