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暨南大学张灏团队与中外合作者,以我国高发的食管鳞癌为模型,发现RNA异常剪切产物能促进食管癌代谢重编程并可作为治疗靶点。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靶向药物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武器,但在治疗中存在“脱靶”现象。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受体。靶向GHRHR的小分子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这些肿瘤的生长。虽然在一些恶性度较高的实体肿瘤如胰腺癌、卵巢癌、食管鳞癌中,GHRHR表达水平很低或不表达,但是GHRHR抑制剂对这些肿瘤同样有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缺氧是这些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缺氧情况下RNA异常剪切增加。RNA异常剪切导致GHRHR产生多个截断体,其中SV1截断体在食管鳞癌中异常高表达,临床样本分析发现SV1截断体的表达水平和病情发展紧密相关并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缺氧也导致食管鳞癌糖酵解异常升高。
研究人员通过对糖代谢酶的筛选分析,发现糖酵解限速酶PFKM受SV1的调控。在食管鳞癌中SV1通过炎症通路NF-kB调控PFKM转录。体外和体内的研究发现了RNA异常剪接、NF-kB和PFKM三者的作用关系,把缺氧、炎症和代谢联系起来,而SV1通过调节这一通路驱动食管鳞癌进展和恶化。GHRHR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通过靶向SV1阻断上述通路抑制肿瘤。
张灏表示,鉴于食管鳞癌目前没有理想的靶向药物,RNA异常剪接产物SV1有可能成为食管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次研究揭示GHRHR抑制剂对于其他携带SV1的恶性肿瘤产生抑制效果。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191343311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