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研究人员演示新吸盘能吸住各种物体。图片来源:《物质》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鮣鱼强大的吸附能力来自吸盘唇圈内部的特殊结构。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物质》。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文力提到,鮣鱼本身的形状和游动能力不足以使其在自然界中取得生存优势,于是它将自己头部的第一背鳍进化成吸盘,这样就可以搭载其他海洋生物的便车,从而实现捕食和繁衍。
为了探索鮣鱼“搭便车”的奥秘,研究人员对吸盘柔软的唇圈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唇圈在介于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有一层独特的构造:竖直的胶原蛋白纤维。这种纤维状的构造所提供的弹性能使吸盘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并减少唇圈的变形以保持其黏合力。这也是学术界首次详细揭示鮣鱼唇圈组织形态结构。
受到鮣鱼的启发,研究人员通过静电植绒,即利用电荷使纤维排列的技术,设计了一款含有竖直尼龙纤维的仿生吸盘。与纯硅胶吸盘相比,仿生吸盘吸附力提高了62.5%,吸附时间增加了3.4倍。除此之外,纤维强化的仿生吸盘可以吊挂重量大、形状不规则以及表面粗糙各异的物体。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研究和模仿上表皮与下表皮的结构改进当前的仿生吸盘。引入环境友好以及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例如丝绸取代尼龙。垂直纤维结构的发展也可以应用于软体机器人,以通过控制变形的程度来实现精密、复杂的运动。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16/j.matt.2020.01.0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