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大脑在形成时,神经干细胞可以灵活地再生“形状”。这一机制的发现,揭示了细胞不为人知的行为。
动物大脑发育过程中,产生神经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神经干细胞称为“放射状胶质”。放射状胶质是一种细长柱状的细胞,有两个从细胞核上下延伸的突起,具有顶端和基底的细胞极性。多个放射状神经胶质附着在每个顶端,形成像上皮细胞的片状结构。这种片状结构是大脑发育的基本结构。
放射状神经胶质根据细胞周期沿着顶端—基底轴上下移动细胞核,在顶端一侧进行细胞分裂。脑发育时,放射状胶质通过“对称分裂”的自我复制来增加数量(增殖期),然后通过“非对称分裂”形成放射状神经胶质和分化细胞。非对称分裂中,首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神经细胞(神经产生期),之后会产生辅佐神经细胞工作的胶质细胞(胶质产生期),形成复杂的大脑。
此次,研究小组利用多光子显微镜,清晰地捕捉到了小鼠胎儿脑组织中存在的神经干细胞的形状变化,发现神经干细胞能灵活地再生柱状形态。在早期脑发育(增殖)期间神经干细胞分裂时,即使柱状结构被破坏,这种再生能力也能保持脑组织的细胞排列;在脑发育后期(神经产生阶段),柱状结构被破坏的神经干细胞逐渐积累,在脑组织中出现了其他的神经干细胞层。研究小组还发现,这个新的干细胞层的出现导致了像人那样有很大褶皱的脑形成。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近期的《自然细胞生物学》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