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这只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西部发现的1万年前的犬科动物,在未来的考古记录中可能会更常见。图片来源:DEL BASTON
从现在起的数百万年后,更先进的人类,或者来访的外星人,可能会挖掘出今天文明的遗迹。他们可能会发现什么?他们将如何解释我们与周围生物的关系?
近日,一项新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美国西密苏里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Karen Koy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古生物学家Roy Plotnick回顾了近200篇关于化石、埋葬方式、牲畜加工等方面的论文。
“如果你读过很多世界末日的科幻小说,你会发现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消失的东西都会先是书面和电脑记录等。那未来还剩下什么?也许是埋在地下的一些东西。”Plotnick说。
即便电脑记录被保存下来,未来的人们也可能无法解读。“最近有人开始解码南美文明的记录,这些记录以各种绳结或纱线的形式编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另一方面,有些几十年前的计算机记录和代码,现代计算机也已无法识别。想象200万年后,情况也将是如此。” Koy说。
研究人员回顾了人类的影响是如何使陆地哺乳动物化石记录产生显著转变的,并找寻了影响预测现代脊椎动物未来化石记录和确定是否产生人类世生物地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人类及其家畜动物群将是潜在的主要化石记录,野生动物成为化石记录的机会已经变得非常小。
该综述还显示了人类对哺乳动物化石保护的重大独特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与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以及动物和人类遗体的生物层结构的变化等。总之,研究人员表示,现代哺乳动物的化石记录在地球历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并可能有助于区分人类世时期的边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