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稳定的单分子自旋开关研发成功

向电子元件微型化迈进一大步

2019-12-31 科技日报 李山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一个由德国基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设计、存放和操作表面上的单分子自旋开关。新开发的分子具有稳定的自旋状态,在表面吸附不会失去其功能。该研究有望使电子元件微型化迈进一大步。相关结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自旋电子学利用电子自旋进行传感、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可大幅提高数据处理速度、降低电力消耗和提高集成密度。分子自旋开关是控制分子与磁性金属界面自旋极化发展的理想选择,与分子自旋电子器件息息相关。然而迄今为止,自旋交叉配合物等固有自旋开关在金属表面吸附后常出现断裂或功能丧失。

  在基尔大学实验物理学家曼纽尔·格鲁伯博士和化学家莱纳·海格斯教授的共同领导下,一个包括法国SOLEIL同步辐射加速器和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内的国际团队,成功研发稳定的单分子自旋开关,实现了金属表面配合物中可逆配位诱导的自旋态转换。

  格鲁伯博士表示,这是通过一种类似于计算机中基本电子电路的设计技巧来实现的,即所谓的触发器。通过将输出信号循环回输入端,可以实现双稳态或在0和1之间切换。

  在这种反馈回路中,新开发的分子有3种相互耦合的特性:它们的形状(平坦或弯曲)、与其它原子的配位(配位或不配位),以及自旋状态(高或低)。这3个属性中只有两个组合是稳定的并且相互增强。这些分子蒸发附着在银表面后,会排列成高度有序的阵列。这种阵列中的分子可以用超高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施加极小的电流脉冲。通过正电压或负电压,使其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格鲁伯博士和海格斯教授介绍说:“我们的新自旋开关。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