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12日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明,哺乳动物胰岛素能够激活蚊子的抗病毒免疫途径,从而增强了其抑制西尼罗河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寨卡病毒的能力。研究人员称,相关发现有助于开发减少蚊媒传染病的干预措施。
西尼罗河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寨卡病毒是黄病毒属的代表性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患上严重疾病,甚至死亡,而寨卡病毒一旦感染孕妇,则会导致新生儿先天缺陷,也就是小头症。这些病毒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而引起感染,被蚊子叮咬则是人类感染的最常见方式,如果能够减少蚊子携带的病毒量,人类感染相关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新研究中,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研究小组,使用基因筛查方法,发现了一种胰岛素样受体,该受体是免疫系统对虫媒病毒感染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其被激活后会抑制西尼罗河病毒在果蝇中的复制。随后研究人员发现,给库蚊喂食富含胰岛素的血液会引起同样的反应。随后的测试表明,激活这一受体还可以有效抑制库蚊细胞中的登革热病毒和寨卡病毒。
此前科学家已经知道,胰岛素可以增强蚊子的免疫反应,而新研究则首次发现,胰岛素与一种被称为JAK/STAT的特定免疫反应途径存在联系。胰岛素信号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激活JAK/STAT通路,利用综合免疫反应控制库蚊的感染。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新研究证明,胰岛素信号在昆虫对人类病原体的抗病毒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通过胰岛素受体激活蚊子的免疫力,就可以减少蚊子的病毒载量;如果蚊子携带的病毒减少,那么它们咬人时传播的病毒就会减少,被叮咬者很可能不会患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