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进展: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结构揭开

2019-10-30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字体:

语音播报

  德国科学家团队开展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首次报告了从阿尔茨海默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脑组织中分离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的结构。这一成果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结构基础提供了新认识,亦有助于相关药物开发。相关研究发表于29日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不明确,人们很难从根本上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的进展。目前已知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特征,就是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在斑块和血管壁的沉积。虽然实验室制备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在结构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表征,但人们对这些纤维在大脑中的结构一直知之甚少。

  此次,德国乌尔姆大学研究人员马库斯·范德里奇及其同事,在3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后,从他们大脑组织中纯化了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并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结构。

  研究团队在这3名患者的样本中,都发现了3种各不相同、但结构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形态,并确定了其中一种形态的分子结构。出乎意料的是,脑源性原纤维的结构与实验室制备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的结构差异显著。比如,脑源性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是右旋折叠,它们的肽折叠方式也与此前分析的原纤维折叠方式非常不同。

  该结构突出了表征患者源淀粉样原纤维的重要性。此外,该研究还有助于理解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突变对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未来将有助于开发防止这类原纤维形成的药物。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