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实验性药物似乎产生了很多有益效果。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发现,这种药物可降低小鼠的血糖水平和食量,同时保持肌肉质量,增加骨密度。相关成果9月25日发表于《自然》。
当身体无法对被释放用于降低血糖水平的胰岛素作出响应时,就会患上Ⅱ型糖尿病。由此导致的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的很多部位。据估计,全球有3.7亿人患有Ⅱ型糖尿病,而随着肥胖水平不断上升,这一数字预计到2030年将翻一番。
目前已有一些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但还需要更好的药物。例如,二甲双胍被广泛用于降低血糖,但它通常不会减轻体重。同时,一些人因为腹泻和胀气等副作用而停止服用这种药物。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Mark Febbraio和同事开发出一种基于信号蛋白的替代药物。它们与一种叫作gp13的受体结合。这种受体存在于很多人体细胞中,并且有益于新陈代谢。
为研制这种药物,研究人员将两种不同人类信号蛋白的一部分结合起来,并进行了各种其他调整,从而创造出一种名为IC7Fc的设计信号蛋白。当他们把这种蛋白质注射到肥胖小鼠体内时,它产生了多种有益的效果,包括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这些动物吃得更少,体重减轻,且骨密度增加。体重下降是由于脂肪减少,但肌肉质量没有下降。相比之下,未摄入IC7Fc且吃得更少的肥胖小鼠,肌肉和脂肪都减少了。
这种药物还能防止肝脏中的脂肪堆积。最初的猴子实验似乎支持了这一发现。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对健康和新陈代谢有如此多的益处。如果它对人体有效,则对老年人可能尤其有帮助,因为它会对肌肉和骨骼产生有益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