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童年的成长环境影响着人成年后的身体健康。科学家发现作物也是如此。9月26日,《科学进展》在线发表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土传病原菌入侵作物根际或根系后作物是否发病,与苗期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土壤理化特性并没有关系,而与苗期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密切相关。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农大副教授韦中介绍,土传病原菌侵染作物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他们设计了一个非破坏性根际土壤样品连续采集装置,在田间条件下对单株作物不同生育期根际菌群等特性进行动态跟踪。结果发现,土传病原菌能成功入侵与作物苗期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例如,菌群多样性越高,互作网络越复杂,病菌入侵作物难度越大。
继而发现,在作物苗期健康土壤中,像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这类具有抑制病原菌能力的关键拮抗有益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发病土壤。宏基因组分析也发现,苗期健康土壤中聚酮类和非核糖体肽类等关键抑菌物质合成基因的丰度也显著高于发病土壤。
这说明苗期土壤细菌群落可能通过产生抑菌物质形成竞争互作型群落,这种竞争互作关系使得土壤生态位空间缩小,有效抑制了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病原菌入侵,保障作物一生健康。
“上述发现不仅为田间根际土壤菌群管理找到了抓手,而且为根际菌群互作调控指明了方向,即增加土壤微生物竞争互作的网络形成。”论文通讯作者沈其荣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