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当一颗恒星吞噬一颗行星时,后者会对恒星产生奇怪的影响,包括导致其解体。了解这些影响可以帮助人们弄清楚不同种类的行星系统是如何形成的。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arxiv.org。
宇宙中的很多行星可能最终坠入它们的恒星。这要么是因为它们离恒星太近,要么是因为恒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膨胀。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证据,比如遗留下来的碎片云和充满无法自持元素的恒星。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exander Stephan和同事计算了行星如何影响吞噬它们的恒星。研究发现,一颗坠入恒星的行星可以使恒星在数百年到数千年的时间里保持明亮。当行星释放能量时,恒星会旋转得更快。
“行星和恒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无法‘杀死’恒星,但肯定会把事情搞砸。”Stephan介绍说,通常当一颗恒星吞噬一颗行星时,它会开始快速旋转,以至于开始分裂,并将其外层抛向太空。在那里,它们形成了一个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奇怪的扁平星云。
这种变亮和奇怪的星云可作为一种信号,帮助人类寻找正在吞噬行星的恒星,或者那些刚刚吞噬了行星的恒星。这还可以帮助科学家弄清楚太空中不寻常的物体发生了什么——比如因被一团碎片包围而看上去行为很奇怪的虎斑星。
它还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宇宙中的其他行星系统。“当我们观察行星时,只能看到幸存者——我们无法直接看到被摧毁的行星。”Stephan 表示,“如果我们能确定并找到这些恒星,那么就能在一群行星被‘吃掉’前,知道系外行星在形成时的各种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