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圣米高医院(St. Michael’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Toronto )张海波教授访问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并作了题为Targeting intracellular LPS in sepsi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生物院特聘研究员陈凌博士主持。
张海波教授长期从事败血症感染、发生及治疗的研究,此次报告内容主要围绕细菌的脂多糖LPS与败血症的治疗展开。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的攻克是世界性的难题。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引发的败血症, 抗体能够结合细菌的脂多糖LPS,阻断LPS与其特异受体TLR4的结合以及后续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减小LPS在动物体内引起的危害。但该治疗方法在人体上进行临床实验时却惨遭失败。张海波课题组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人体内上皮细胞不仅有存在定位于细胞膜表面的LPS受体如TLR4,人体内的肺脏以及肠道的表皮细胞的LPS受体可以内化进入细胞质中。这一研究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为LPS的受体TLR4只是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抗体能够中和血液中的LPS但是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为下一步通过阻断LPS内吞激活信号通路,降低LPS引起的败血症提供理论基础。
该报告深入浅出,报告中张海波以众多生动形象的例子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其工作,并详细解答了科研人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整个报告气氛热烈,听众受益匪浅。
张海波教授是多伦多大学麻醉、医学以及生理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肺感染与损伤、机体防御以及败血症。在Nature Reviews Cancer、Critical Care、Intensive Care Medicine、Blood、Anesthesiology等上发表文章多篇,是重症监护医学杂志(Intensive Care Medicine)的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