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应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研究员邀请,哈佛大学医学院张毅教授访问生物院并作了题为Mechanism and function of Tet-mediated 5-methylcytosine oxid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首席技术官MICKY D TORTORELLA主持,生物院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研究生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张毅着重描述了DNA去甲基化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他们以胸腺嘧啶的羟化酶为参考,通过搜寻同源结构域和生化方法筛选甲基化胞嘧啶的氧化酶,但没有成功。随后其它研究组报导JBP1蛋白有胸腺嘧啶羟化酶的活性,他们再通过PSI-BLAST搜索,发现了Tet蛋白。随后的生化实验证实Tet蛋白能够氧化胞嘧啶上的甲基,生成5hmC、5fC、5caC。氧化后的胞嘧啶可以被TDG蛋白去除,再被替换成未甲基化的胞嘧啶,完成DNA去甲基化的整个过程。张毅研究组进一步研究了Tet1在减数分裂、干细胞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与国际上同行对Tet1研究结果异同的原因。报告中,张毅还与大家介绍了他和几位同行创办的“EPIZYME”公司,并与大家分享了科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报告内容精彩丰富,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浓厚兴趣。张毅教授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张毅教授是HHMI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讲席教授。他是全球在表观遗传学领域最为出色的科学家之一,主要研究兴趣在于基因表达、早期发育、干细胞、学习与记忆中的表观遗传修饰;染色质修饰酶异常调控导致的人类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药物成瘾等。他于2007年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诺奖得主Horvitz共同创立了“EPIZYME”公司,该公司从表观遗传学研究出发,寻找小分子抑制剂,使之成为了某些类型白血病等疾病的靶点,公司于今年5月底在纳斯达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