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中关村教学楼N301教室座无虚席,美国犹他大学地理系及公共与国际事务研究院的魏也华教授作了题为FDI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Development Models in China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石敏俊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与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师生到场听取了报告。
魏也华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及区域发展的研究,是中国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美国地理学会(AAG)区域发展与规划专业委员会杰出研究奖、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销杰出研究奖获得者,曾任AAG中国地理专业委员会、亚洲地理专业委员会及区域发展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主席,海外华人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副主席,亚洲城市研究学会执行理事等,其研究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地理协会、福特基金、德国洪堡基金、林肯土地研究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教育部等资助。
报告中,魏也华首先对自己的研究作了整体介绍,然后引入并解释了全球化、超全球化、反全球化、中国与全球化等概念。魏也华把中国的区域发展总结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以及温州模式,并解释了这三种发展模式的差异,进而提出了FDI(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报告中,魏也华主要讨论了苏南模式,并以苏州为例,通过对5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东莞)100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的分析,来说明外资为何更多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进行投资。
之后,魏也华与在场师生与进行了交流互动,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魏也华的讲座让大家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的区域发展,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对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石敏俊对讲座做了总结,并指出,魏也华的研究很值得借鉴,只要遵循以下三点,大家都能做出好的论文来:首先,找到一个好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设计;第二,有好的数据来支持研究;第三,深入分析论证获得有价值的发现。

石敏俊教授主持报告

魏也华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