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至29日,应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黄奇瑜邀请,菲律宾大学Dimalanta教授和Eslava博士访问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访问期间,Dimalanta教授和Eslava博士分别作了Redefining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Zambales Ophiolite Complex, Luzon, Philippines和Mapping crustal affinities: Mesozoic ophiolites in Central Philippines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菲律宾蛇绿岩套及马尼拉海沟俯冲及弧-陆碰撞构造演化最新研究成果。菲律宾北部发育有晚中生代以来较完整的沉积地层、岩浆岩和四条蛇绿岩带,记录了古南海形成以来的沉积-构造-岩浆作用过程。通过对该地区的沉积岩、岩浆岩和蛇绿岩的综合研究,可揭示古南海乃至南海俯冲的历史、吕宋岛的形成时间及演化过程,对深入研究东亚边缘形成演化及俯冲造山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关研究人员与Dimalanta、Eslava对花东海盆洋壳的年龄及性质、马尼拉海沟俯冲及弧陆碰撞的构造-岩浆演化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同时就东亚边缘海与菲律宾大学未来开展合作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为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今后在菲律宾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后,Dimalanta教授和Eslava博士参观了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