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董刚博士访问水生所
  文章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05-16 【字号: 小  中  大   

董刚博士在作学术报告

5月11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Max F. Perutz实验室PI董刚博士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作了题为“锥虫蛋白TbBILBO1的结构解析”的学术报告。

非洲锥虫病,又称昏睡病,是流行于非洲的严重寄生虫病,发病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侵害,导致精神沉郁甚至昏迷等症状。锥虫表面的可变糖蛋白(VSG)具有极强的抗原变异性,无法用制备抗血清的办法治疗与防治锥虫病。因此,从基因水平找到治疗锥虫病的靶点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董刚博士的研究对定位在锥虫表面鞭毛袋内的蛋白TbBILBO1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解析,并揭示该基因敲除导致锥虫细胞的分裂受到影响。因此,TbBILBO1蛋白很有可能是根治锥虫病的靶点之一。报告中,董博士用生动的希腊传说比喻科研进展,浅显易懂地将复杂的蛋白结构通俗的解析出来,并和现场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报告后,董刚博士与藻类细胞生物学学科组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董博士鼓励研究生拓宽思维,重视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并表示欢迎取得良好进展的研究生到Max F. Perutz实验室合作研究。访问期间,水生所所长赵进东等同董博士探讨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董刚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蛋白结构生物学,目前集中在对中心粒和纤毛组装过程中的蛋白进行研究,在Nat Struct Mol Biol等重要刊物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