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应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邀请,芝加哥大学Edward Kibblewhite教授访问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并作了题为The development of sodium beacon lasers for astronomy的学术报告。
激光与物理研究中心薄勇研究员介绍了激光中心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概况。
报告中,Edward Kibblewhite教授主要介绍了钠信标激光器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以及他们在信标激光器方面的研究情况。自适应光学系统是提高地基望远镜系统成像分辨率的重要手段,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图像校正时,需要有导引星,称为信标。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信标的作用、回波信号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光子回波信号强度的有效方式。随后Edward Kibblewhite教授重点讲述了他们团队在和频信标激光器方面的研究进展、激光器的性能以及激光器目前在天文台的服役情况,并对天文望远镜以及信标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随后,Edward Kibblewhite教授激光中心科研人员参观了激光中心实验室,双方针对钠信标激光器科研工作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期待继续保持科研合作与交流。
Edward Kibblewhite为芝加哥大学天文及天文物理学学院教授、计算研究所以及恩里科费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66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电子科学学士学位、1970年获得剑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86年开始在美国图森国家天文台工作,并于1990年就职芝加哥大学。Edward Kibblewhite教授致力于激光自适应光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工作包括: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将地基望远镜系统分辨率提高至衍射极限研究、用于产生人造信标的高功率激光器研究、超大口径望远镜(>30m)系统设计、以及地空干涉测量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