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专家等访问昆明植物所
  文章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04-26 【字号: 小  中  大   

4月24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Fred D Sack 教授、中科院植物所乐捷研究员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做题为Gravity sensing in plants和“植物表皮发育和调控途径”的学术报告。

Fred D Sack教授就地球上动物、植物的向重力性进行了系统讲解,认为植物感知重力主要是造粉体(淀粉粒)。造粉体是与前质体类似的无色质体,含有淀粉颗粒。造粉体在根冠重力感应小柱细胞中,作为平衡石起感应重力的作用。Sack 教授以苔藓类植物(moss)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有趣的太空失重/微重力实验研究:苔藓类植物单细胞的原丝(protonemata)在失重状态下出乎意料的呈顺时针方向漩涡生长,而并非想象中的散乱生长,对其胞内造粉体观察,发现造粉体并非随机漂浮在细胞内,而是聚集在一起。这些有趣的实验结果为人类探究植物在感受重力的机理及重力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影响提供了帮助。

乐捷研究员“植物表皮发育和调控途径”的报告认为植物表皮不仅具有抵御病虫侵害的保护作用,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水分、空气、光照和养分等物质交换的界面,同时还是植物体感受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传递界面。其研究团队以模式植物和主要农作物的表皮为研究体系,采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等手段,研究表皮细胞发育的信号调控及气孔细胞形态建成机制,探索通过表皮调控提高农作物对水分利用和碳同化效率,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的新技术途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表皮分化和分布调控途径、气孔细胞的形态建成以及粮食与能源作物表皮发育和调控等。

Fred D Sack 教授和乐捷研究员还同科研人员和学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技术观摩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