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中非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帮助改善非洲的生态系统监测、研究和管理水平、提升中科院科研队伍的国际视野,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毅带队的考察团于2月22日至3月2日,对肯尼亚和卢旺达进行了访问和考察。
2月23日,考察团团长刘毅带领地理所专家一行访问了内罗毕大学。内罗毕大学被誉为非洲最高学府,其建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设有非洲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孔子学院。考察团此行受到了常务副校长Isaac Mbeche教授、地理学院院长Samuel Owuo教授等的接见,双方探讨了如何在中非合作的大背景下构建科技合作平台、互派研究生和学者、进一步增进交流的话题。Isaac Mbeche表示,将全力支持和配合中方,落实合作意向。
2月24日,考察团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了中非生态系统管理和气候变化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环境署政策实施司和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IEMP)共同举办,主要目的在于召集中方和非方专家,共同讨论非洲生态系统管理和气候变化研究和应用的基础、需求以及进一步深入合作等方面的议题。非方代表由来自卢旺达、毛里塔尼亚、肯尼亚、南非等国资源环境领域的专家和政府官员组成。UNEP政策司司长Ibrahim Thiaw,中国考察团团长刘毅,副团长陈曦和UNEP非洲办公室主任Mounkaila Goumandakoye等分别致开幕词。本次研讨会包含三个主题,分别为:了解中非生态系统监测、研究和管理政策的需求和能力;了解非洲生态恢复技术的需求;了解非洲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以及减缓方面的需求。针对这三个议题,与会的中非专家分别从各自领域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卢旺达和毛里塔尼亚代表希望同中国开展长期务实的合作。
2月28日至3月2日,地理所和遥感所专家一行6人访问卢旺达,同该国自然资源部长Stanislas Kamanzi进行了座谈。Kamanzi部长非常欢迎中国同卢旺达开展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欢迎中科院在卢旺达设立长期监测站点,开展定位研究,并表示将全力支持中方的工作。随后,由自然资源部的官员和专家陪同考察Nyungwe国家森林公园,初步确定开展生态系统监测以及合作研究的优先领域和方式。
考察团团长刘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的大发展,中国的科技合作也需要从单一面向发达国家转向同时也面向发展中国家,从而有效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非洲是我们的科技合作战略转变的前沿阵地和重点区域。
通过此次考察,重点了解了非洲政府、科研领域、国际组织和自然资源保护区等利益攸关者对于同中国合作的需求和当前的现状,以及在非洲开展生态系统监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示范的可行性,并确立了长期合作的渠道,利于以后开展合作交流和研究工作。
此次非洲之行,是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发改委的项目支持下对非洲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交流与考察。考察团成员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遥感应用所、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员以及中央电视台记者组成,IEMP负责筹划和协调。这也是IEMP自2011年11月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以外组织学术交流和考察活动。

考察团与内罗毕大学会谈

中非生态系统管理和气候变化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