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Peter Buseck教授访问地环所
  文章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02-23 【字号: 小  中  大   

2月21日,应王格慧研究员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Peter Buseck教授访问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Buseck教授为地环所研究人员作了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 Climate Implications 的学术报告。报告中,Buseck教授介绍了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概况,详细讲解了透射电镜及电子衍射技术下不同物质的单颗粒形态,并演示了如何利用透射电镜(TEM)确定单颗粒的3D形态。Buseck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云凝结核(CCN)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及在清洁和污染大气中云凝结核参与形成降水的不同状况。另外,他还展示了研究小组利用世界先进技术HTDMA与TEM的结合,拍摄的气溶胶粒子中不同成分随相对湿度增大发生潮解现象的照片。他通过模拟研究了全球尺度下不同成分气溶胶粒子对大气辐射强度的影响,提出了该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年轻人努力探索新方向。

随后,Buseck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李卫军作了题为“中国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他通过飞机观测技术,研究太原盆地上空污染状况,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探寻气溶胶颗粒的组成。

报告会结束后,Buseck教授参观了地环所实验室,并同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今后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Peter Buseck教授从1962至今一直从事电镜相关的地学和环境学方面的研究,迄今在ScienceNature发表30多篇论文,另外还在PNAS和其他有影响力的Annual Review杂志上发表多篇。他培养出世界上多位顶尖地学领域科学家,包括美国矿物学会会长、日本科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等。Peter Buseck教授首次把电镜方法应用到大气科学领域,将大气单颗粒研究和全球气候模式联系起来,成功模拟了大气气溶胶在不同混合状态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