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古脊椎所标本馆新增最早的恐龙胚胎模型
  文章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12-26 【字号: 小  中  大   

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收到来自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赠送的恐龙胚胎模型。古脊椎所周忠和院士促成此次赠送。

研究人员在来自南非早侏罗世的几枚恐龙蛋中发现了胚胎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得最古老的恐龙胚胎化石。这些胚胎化石是大椎龙的胚胎,大椎龙在侏罗纪早期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地区。这些胚胎只有15厘米长、尾巴短、前肢长且头比较大。这与在成年后约5米长、尾巴长、前肢短和头小的特征有明显不同。该恐龙胚胎的发现,使得考古学家第一次能够对新生恐龙和成年恐龙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小恐龙的骨骼已完全发育,但是在胚胎化石中并没有发现牙齿。像多数小恐龙一样,这些长成之中的小家伙不能奔跑,也不能自力更生,但如果没有牙齿,或许是由它们的父母抚养,这对于恐龙来说非常罕见。

该标本现已整理入库,并已对研究所内外学者开放借阅。

大椎龙的胚胎模型(古脊椎所标本馆供图)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