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国际原子能机构资深专家访问地质地球所
  文章来源: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11-11 【字号: 小  中  大   

应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庞忠和研究员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同位素水文学科原主任和资深专家Klaus Froehlich教授于11月7至9日访问该所,开展学术交流,参观了水同位素与水岩反应专业实验室,并为工程地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作了学术报告。

访问期间,Klaus Froehlich教授听取了庞忠和研究员关于所内同位素水文学研究最新进展以及我国该领域科研基本情况的介绍。Klaus Froehlich对于庞忠和团队在新疆天山降水同位素观测与干旱区大气水分循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Pang et al., 2011, Tellus)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科研选题、成果产出提出了建议。双方就西北干旱区水汽再循环氘盈余模型、黄土高原地下水补给CMB方法应用、地下水氚-氦定年新方法、包气带过程与地下水污染背景值等当前最受关注的同位素水文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Klaus Froehlich还参观了水同位素与水岩反应实验室,对于研究所在高精度氚测量与激光水同位素测试技术在IAEA国际对比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9日上午,Froehlich教授作了题为On the use of isotopes in groundwater pollution studies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H、O、C、N、惰性气体等同位素以及地下水年代学方法在地下水污染判源、含水层污染脆弱性评价、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应用的原理与实例。研究所从事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研究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3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此外,他还以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 为题,与研究生交流写作与评审国际杂志科研论文的心得与经验。

访问期间,开放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集旸院士会见了Froehlich教授,双方共同回顾了20多年来IAEA与中国合作开展同位素水文学研究与应用,包括实验室建设、专家服务、人员培训和示范项目等的进展与成果,汪集旸特别感谢了Froehlich教授本人对此所作的突出努力与贡献。

Froehlich是环境物理学家,德国Freiberg矿业大学教授,IAEA同位素水文学科(Isotope Hydrology Section)原主任和资深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降水与水汽循环、湖泊水循环以及地下水定年等。在国际气象学和水文学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专著多部,最近主编出版了专著Environmental radionuclides – tracers and timers of terrestrial processes(Elsevier, 2010)。

报告现场

参观实验室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