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英国伯明翰大学Ulrich Guenther教授访问武汉物数所
  文章来源: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10-27 【字号: 小  中  大   

10月26日,英国伯明翰大学Ulrich Guenther教授应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生物波谱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王玉兰研究员之邀访问该所,并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Cancer Metabolomics: Approaches Towards Diagnosis and Drug Discovery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Ulrich Guenther教授指出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的筛选、癌症的个性化治疗等研究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首先他介绍了利用代谢轮廓分析,发现结合苯扎贝特(一种降血脂药物)和醋酸甲羟孕酮药物能有效地下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与肿瘤细胞相关的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可以缓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情,并阐述了其中活性氧产生的机制。结合自己在结肠癌、头部和颈部癌症、骨髓癌以及食管癌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寻找到这些癌症代谢物大约有30种为共同代谢物,其中有部分物质与三羧酸循环有着很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代谢轮廓分析为生物标记物的寻找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代谢组学也为后基因时代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Ulrich Guenther教授在所期间,与生物波谱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及学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并参观了波谱实验室和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平台,表示希望今后能进一步交流和合作。

Ulrich Guenther教授获得德国蒂宾根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塔夫茨大学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英国伯明翰大学肿瘤科学学院教授,其研究兴趣集中在发展动态核磁化、量子转子极化和代谢通量分析的新方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