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根井正利教授等
访问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章来源:植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10-19 【字号: 小  中  大   

10月13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系教授及分子进化遗传学研究所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国际著名群体遗传学和分子进化生物学家Masatoshi Nei(根井正利)和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John H. Willis教授、Thomas Mitchell-Olds教授访问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本次活动是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进化生物学论坛”之一。
报告中,Masatoshi Nei教授介绍了通过基因组加倍及其他染色体变异导致新物种产生的理论和案例,基因组加倍在植物中的普遍性和基因突变对物种形成的贡献,并强调了突变相对于自然选择更为重要的观点。John H. Willis教授阐述了玄参科猴面花(Mimulus guttatus)的沿海多年生居群和内陆一年生居群异地移植后在开花时间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表型,发现特定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可能导致了两居群植物生活史的差异以及生殖隔离。Thomas Mitchell-Olds教授运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在十字花科植物Boechera stricta(拟南芥野生近缘种)的野生居群中鉴定出控制植物抗虫性和防御功能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并检测了野生居群中抗虫性和个体适应性的多样化,以及控制上述性状的分子多态位点所受的选择压力,进一步探讨了多态位点的起源和生态效应等相关问题。
报告结束后,3位教授与到会学者、研究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此次与世界著名进化生物学家们面对面的沟通和讨论,是重点实验室本年度“进化生物学论坛”最重要的学术活动,既扩大了论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并加强了重点实验室的国际学术交流。
“进化生物学论坛”活动现场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生物系Masatoshi Nei教授作学术报告
美国杜克大学John H Willis教授作学术报告
美国杜克大学Thomas Mitchell-Olds教授作学术报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