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鲁剑博士作报告
7月12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廖鲁剑博士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并作了题为Driving Biomedical Discoveries Using Quantitative Proteomics的报告。天然产物中心主任孙健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廖鲁剑介绍了其团队最新工作进展。一方面是将稳定同位素标记细胞内蛋白进行蛋白差异表达定量研究技术(SILAC)推广到神经系统的研究。团队分析了几千种蛋白质在fmr1-/-小鼠神经元中相对于健康对照小鼠神经元的表达水平,发现了100多种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这一大规模的研究有可能为揭示脆性染色体综合征(FXS)机理提供新思路,因为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与癫痫和自闭症有关,而这两种症状表现在部分FXS病人中;另一方面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定性定量研究。他们通过进一步完善大规模定量研究磷酸化蛋白的方法,能在一次实验中鉴定和定量出2000多蛋白和4000多磷酸化位点。同时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大鼠脑组织作为内参,大规模定量研究大鼠新脑皮层在发育过程中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发现几种核心调控蛋白在脑发育中磷酸化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
会后,廖鲁剑与相关研究员探讨了可能开展合作的领域,双方均表示出兴趣并希望能够建立起实质性合作。
廖鲁剑博士主要从事基于质谱蛋白组学研究,以最先进的液-质联用手段,进行高通量的蛋白质鉴定、蛋白差异表达定量、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定性定量分析。近年来在Proc Natl Acad Sci., Nature Methods, Neuron, Immunity, J Proteome Res., JBC, J.Neuroscience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