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至6月22日,在黑龙江省外国专家局的资助下,美国罗格斯大学二级教授Randy Gaugler及王义博士来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农田有害生物控制学科组针对“昆虫病原线虫大量繁殖技术”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Randy Gaugler博士是美国昆虫病原线虫研究领衔科学家,与东北地理所合作已有8年。通过合作,许艳丽研究员的课题组开展了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虫和大量繁殖技术研究,成功地在我国东北分离到了具有耐寒能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并应用于防治大豆田、马铃薯和韭菜等地下害虫和钻蛀性害虫,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院方向性项目和哈尔滨市基金项目等6个项目的资助,并申报了4项发明专利。
在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中,Randy Gaugler教授和王义博士分别作了题为Autodissemination, Pyriproxyfen andAsian Tiger Mosquito 和Host Cues Induced Egg Hatching in Mosquito Parasitic Nematode Strelkovimermis spiculatus 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美国害虫生物和生态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许艳丽研究员和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也向两位专家介绍了该课题组的研究进展,Randy Gaugler教授和王义博士对该所利用昆虫病原防治地下害虫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根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王义博士到哈尔滨的第二天就与课题组研究人员一道赶赴山东寿光韭菜基地进行田间试验落实和调查,并就与寿光开展长期合作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此次来访期间,Randy Gaugler教授和王义博士还与课题组共同落实了3个合作内容:1、开展利用显微发酵技术生产昆虫病原线虫研究;2、同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三方合作,研究耐寒线虫蛋白的利用;3、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根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