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国际机器人界著名科学家、美国iRobot公司研究院首席科学家Martin Buehler博士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孟庆虎教授之邀,赴先进院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
在题为On Legs, Tracks and Wheels – Mobile Robots for Unstructured Environments的学术讲座中,Buehler博士首先展示了曾经主持或参与开发的仿山羊爬行多足行走的机器人、仿袋鼠跳跃的单足跳跃机器人、奇特的六肢半轮足全地形移动机器人、iRobot的SUGV、著名的iRobot扫地机器人、手掌大小的mini特种移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以及“小狗”和著名的“大狗”机器人、与人互动的移动机器人等。Buehler博士在展示这些“杰作”过程中讲述了这些机器人的研发体会,尤其讲述了“大狗”研发构成中“大狗”肢体的运动仿生特点以及“大狗”各研发版本的演化过程,展示了“大狗”机器人仿生运动机构研究过程中未被公开的视频片段。此外,与人互动的移动机器人的研发测试视频让我们看到与人互动的机器人不仅能够与人进行互动沟通,还能够像人一样在人群中友好自如的穿梭,犹如彬彬有礼的绅士。
Buehler博士讲述“大狗”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完成较为复杂的运动特性,与采用了较为另类的运动机构与传感控制机制有关,并展示了相应的结构简图。同时他认为,机器人应该具有良好的环境搞感知能力、与人友好地交互、有效地自适应环境运动、高可靠性、灵活度和操纵性等特点,但同时这些特点对研发人员来说也存在巨大的挑战。
先进院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认真听取了报告,并与Buehler博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他幽默而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机器人视频,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讲座后,Buehler博士在先进院副院长许建国,集成所副所长孙蓉及所长助理乔宇博士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集成所相关实验室,并同科研人员进行了亲切交谈。参观过程中,Buehler博士充分肯定了集成所在机器人领域的成绩,并针对具体研究项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Buehler博士曾在波士顿动力研究所(Boston Dynamics)带领团队负责机器人界享有盛名的BigDog研究计划,其后任职iRobot公司研究院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