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Jeff Freymueller教授、富宇宁博士一行四人访问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向测地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研究计划。测地所许厚泽院士、孙和平所长、王勇副所长、熊熊副所长及有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Freymueller教授作了题为“日本地震的动态GPS运动图像及成因探讨”的报告,介绍了日本Mw9.0级仙台地震时,利用高频GPS观测数据解算得到的动态GPS运动图像,并探讨其成因。研究发现,地震发生过程中的动态GPS运动图像与地震波传播有很好的相关性。Freymueller教授介绍了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在地学研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希望能够联合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开展针对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的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相关合作研究。
随后,阿拉斯加大学富宇宁博士作了题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垂直变形研究”的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有关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地区垂直变形初步研究成果。利用尼泊尔地区连续观测的GPS台站和GRACE卫星数据,富宇宁博士给出了藏南和喜马拉雅地区地表的垂向形变随时间的变化。虽然,GRACE卫星数据和GPS观测在空间分辨率上存在较大差异,但研究区域内地表的垂向形变都展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效应。利用周期性弹性加载模型模拟得到的垂向形变理论结果与GPS和GRACE观测资料比较吻合。因此,研究认为,季节性的冰雪消融是控制喜马拉雅及周边地区地表垂向运动的主要因素。在利用GPS和GRACE资料研究喜马拉雅及周边地区的构造运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必须考虑来自水文系统的影响。
会后,Freymueller教授一行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动力大地测量学重点实验室,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