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应秦燕研究员的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Joachim Frank教授来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并为大家带来了题为A Brownian Molecular Machine的精彩报告,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周边院所众多师生员工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的开始,Joachim Frank教授首先介绍了冷冻电镜和单颗粒三维重构的基本原理和优点。通过急速冷冻,可以使分子及其复合物迅速冷冻并保持其自然状态。通过电镜获取到数十万的照片,通过计算机的重新拟合进行三维重构。Joachim Frank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在蛋白质翻译的研究过程中,核糖体、tRNA和各种分子(EF-Tu和EF-G)等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构变化。他们观察到,在tRNA和mRNA相对核糖体移位的过程中,核糖体的大小亚基上的蛋白和tRNA相对于核糖体的运动,并解释了各个过程的发生机制。Joachim Frank教授的报告持续了1个多小时,期间展示了大量的核糖体和翻译因子三维结构和蛋白质合成转运过程的模型。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与Joachim Frank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合影留念。来所期间,Joachim Frank教授还参观了研究所的一些实验室,与一些老师同学深入交流。

报告会现场

Joachim Frank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