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Jean-Louis Bessereau教授来访生物物理所
  文章来源:生物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0-12-02 【字号: 小  中  大   

11月30日,应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涛邀请,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Jean-Louis Bessereau教授在生物物理研究所作了一场主题为Mechanisms of molecular compartmentalization at a C. elegans synapse的报告,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Jean-Louis Bessereau教授具体而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他以线虫(C.elegans)为模式生物,通过电子显微镜、遗传学等手段研究神经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利用高压冷冻处理技术,他们较好地保留了线虫神经突出的细致结构,并通过对定位在神经突触区域的关键蛋白的免疫电镜标记重构出了神经突触的三维结构,特别是active zone的精细结构。他们发现SYD-2/Liprin和UNC-10/RIM定位在active zone的dense projection上,对形成dense projection以及把囊泡锚定在active zone上起关键作用。

他们实验室还通过正向遗传学手段,用Mos1转座子和EMS随机诱变筛选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激动剂耐受的线虫,寻找和签定关键的调控基因。通过knock-in同源重组、显微成像等手段他们深入研究了lev-10、lev-9以及oig-4三个基因的功能,发现它们对 AChR受体的正确聚集定位并形成神经突触区域的extracellular scaffold起关键作用。

Jean-Louis Bessereau 教授

报告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