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东南亚灾害性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与示范”项目在成都山地所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文章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0-11-26 【字号: 小  中  大   

会场交流

11月24日至26日,外交部亚洲区域专项合作资金项目“东南亚灾害性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与示范”邀请来自老挝、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8个东南亚国家的二十多位学者专家齐聚成都,开展东南亚灾害性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学术交流活动。24日,“东南亚灾害性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与示范交流会”在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举行,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山地所陈宁生研究员主持,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杨昆处长、四川省科技厅罗治平副厅长、中科院成都分院袁家虎院长、成都山地所邓伟所长和有关政府部门领导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目标为分享山洪泥石流防治经验,介绍中国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山洪泥石流防治技术与管理经验提供平台,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事业。会议安排了为期一天的学术会议和为期两天的野外考察,以期较为全面地介绍中国西南山洪泥石流的防治理论、技术和示范工程。

会议开幕式上,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罗治平指出,四川省和东南亚地区都是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中国能与东南亚地区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网络,加强沟通与交流,共享技术与经验。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袁家虎在致辞中指出,山地所是中科院和我国唯一一所从事山地研究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在山洪泥石流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知名度,成都分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地所研究和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山区山地科学问题,特别是支持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的研究和开发,并争取逐步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希望将来和东南亚各国朋友在山洪泥石流监测技术、生物技术、有机化学工程和光电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山地所所长邓伟向与会领导和专家简要介绍了山地所概况和山地所灾害防治成果,表达了愿与东南亚各国携手共建东南亚区域灾害性泥石流预警监测平台的强烈愿望。

会议紧紧围绕Why, What 和How三个问题,分专题探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首先,从Why出发,介绍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灾害背景,包括灾害形成条件(频度、分布区域、年损失量等)、现有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中国与东南亚联合开展山洪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着,紧扣what,抛出以下关键问题:What can the government and NGOs do to promote the alleviation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然后,深入How,探讨如何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在灾害领域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如何构建东南亚合作交流平台,如何在山洪泥石流防治领域建立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长期合作机制。

山地所崔鹏研究员和陈宁生研究员作为中方代表跟大家分享了题为“中国泥石流监测预警概论与前瞻”和“四川省汶川灾区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的专题报告,从理论到具体案例介绍了中国当前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体系;东南亚各国的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和综合管理政策。随后,与会成员就相关学术问题和如何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磋商。

会后,与会外方代表在陈宁生研究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周边泥石流灾害点虹口、龙池和清平,对中国西南泥石流成灾减灾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