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心理学系和神经科学系Akaysha C. Tang教授应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罗非研究员的邀请,在心理所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术交流。
Tang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95年在Harvard大学心理系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用“二阶盲辨识(Second-order blind identification,SOBI)算法”处理脑电数据的专家。在此次访问中,Tang教授与罗非研究员带领的感知觉神经编码课题组分享了她在脑电分析上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SOBI分析方法的短期培训。
6月3日,Tang教授在题为“使用高密度脑电技术将功能和结构相连接-基础和临床研究中SOBI技术简介(Mapping functions to structures inexpensively using high-density EEG--- SOBI as an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脑电图(EEG)与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关系问题,引出了传统方法对EEG数据进行信号分离的局限性。然后,Tang教授重点介绍了SOBI信号分离方法在EEG中的用法,并报告了他们对这一方法的验证结果,证实了这一方法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并且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分析EEG、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还可以分析脑磁图(MEG)、功能磁共振(fMRI)等数据。最后,Tang教授介绍了SOBI在大脑方向性功能连接中的应用。该报告不仅给带来了新的脑电源分析技术,而且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报告会结束后,在罗非研究员的主持下,Tang教授和来自心理所、北京大学、宣武医院以及VAB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进一步讨论了SOBI这一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和临床上的应用及其前景,为下一步的学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Tang教授在作报告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