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德国马尔堡大学李书明教授访问南海海洋所
  文章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0-03-24 【字号: 小  中  大   

3月16日,德国马尔堡大学药物生物研究所李书明教授访问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并作了题为Prenyltransferases as Tools for Production of Designed Compound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张长生研究员主持,鞠建华研究员等海洋药物研究骨干及相关的30多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

李书明重点讲述了用化学酶法合成一系列异戊烯基取代的吲哚生物碱及环形二肽衍生物,指出该方法的优点是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具有区域性和立体选择专一性等。更重要的是从一个底物出发,用不同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可获得多种衍生物。报告充分展示了化学酶法合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启发性。他还就一些专业问题与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开拓了与会人员的视野,有助于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的提升。

李书明是德国马尔堡大学终身教授,药物生物及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是德国22位大学药学生物研究所所长之一,也是该专业唯一的外国教授;他是德国药学会、德国药用植物学会、德国普通和应用微生物学会及德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会员,现任德国国家考试委员会药学顾问;他还是北京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入选2009年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李书明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生化及其代谢工程研究。他的研究小组是最早从真菌染色体基因组序列中找到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并进行验证的研究组之一,成功建立了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克隆了多种曲菌中20几个包括异戊烯基转移酶在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基因,成功地在大肠杆菌或酵母中进行了表达。通过对酶产物的光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李书明小组验证了蛋白酶的功能,系统研究了蛋白酶的性质,开辟了新领域,用酶学法合成了一系列异戊烯基取代的吲哚生物碱及环形二肽的衍生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