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室陈木宏研究员邀请,日本东北大学的Noritoshi Suzuki博士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Takuya Itaki博士于3月2日至5日访问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放射虫是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在探索地球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近年来,Noritoshi Suzuki博士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涉及放射虫的系统分类学、生物地层学、生物群多样性、生物演化等;Takuya Itaki博士则在放射虫的生态与环境、古海洋与古气候应用和海洋地质学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此次来访旨在了解双方近期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目前国际上相关学术问题,探讨今后合作研究设想。
访问期间,Noritoshi Suzuki作了题为Radiolarian synonym database by using "PaleoTax for Windows"的学术报告,介绍其建立的放射虫种类的文献信息与同物异名数据库,此项成果为进一步开展放射虫生物分类学和种类鉴定等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Takuya Itaki博士作了题为Radiolarian living depths and their paleoceanographic implication的学术报告,介绍北太平洋海域现生放射虫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活的水深环境,成果资料为探讨和重建古海洋环境及其演变历史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南海海洋所陈木宏研究员和张兰兰博士在学术交流报告中分别介绍了在南海开展放射虫分类学、生态学、地层学、沉积学与古环境变化等的研究进展及近期成果。Takuya Itaki和Noritashi Suzuki对于目前在南海放射虫的分类、生态与沉积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与成果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热带边缘海,在南海深入开展放射虫现代生态与沉积的系统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双方还在南海所微体古生物实验室进行了较深入的学术讨论,交流实验技术,交换文献资料,并初步商量了今后开展科学合作研究的相关事项。
双方对此次交流活动增进了相互了解,在一些研究方法与规范方面达成了共识,有利于今后共同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促进我国放射虫研究与国际交流,提高研究水平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