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习教授法国著名空间科学家雅克•布拉芒(Jacques Blamont)教授在国家数字图书馆报告厅作了公开讲座,探讨深空探测的新途径。
布拉芒教授是法国著名空间科学家,也是法国航天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早期领导了法国的火箭探空和科学气球探空项目,也是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并发现湍流层顶、星际风、围绕彗星的气状云团,以及太阳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红移的科学家,为此他1979年当选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现在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国际空间届具有很高的声望,推动了多项重大国际空间合作计划。
在报告中,布拉芒教授提出了一种廉价的进入行星际空间的技术途径。他建议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同时,利用其发射余量,可以搭载重量在几百公斤以内的小型行星际探测器先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然后在那里等待进入行星际的窗口。由于各航天国家每年都多次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因此行星际探测器可以在行星际探测窗口出现前1-2月先搭载进入GTO轨道,然后在窗口出现时在加速飞离地球。这样的发射机会比单独发射要节省大量经费,且机会很多,除去燃料和探测器平台的重量以外,通常可以获得50公斤左右的科学探测有效载荷重量。这样的载荷重量可以完成很多行星际的探测任务。
布拉芒教授认为,空间科学探测对任何一个空间国家都很重要,首先可以回答大量的未知科学问题,促进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其次可以满足公众的兴趣,具有强大的科普意义,再次可以成为大国之间寻求合作的平台,最后还可以给青年一代提供很多应对科学和工程挑战的机会,促使他们成才。
布拉芒教授对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持保守态度。他认为只有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多国参与的国际合作计划、赋予它政治意义,才值得去干。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准备,要登上火星也是2040年以后的事情了。
布拉芒教授对中国的空间科学寄予厚望,认为中国应该在今后逐渐承担起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任,并相信中国科学家一定不会走西方的老路,用新的思维探索太空。
会议由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主持。他在讲座结束后向布拉芒教授颁发了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笔签字的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习教授证书。

布拉芒教授作报告

空间中心吴季主任主持报告会

吴季主任向布拉芒教授颁发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习教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