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联合国大学学术项目部针对老挝橡胶产业的发展在西双版纳共同组织了为期两天的小型研讨会(Sino-Lao Expert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bber Plantation)。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老挝国家农林研究院(NAFRI)、美国布莱蒙基金会(Blue Moon Fund)、全球环境研究所(GEI)、联合国大学(UNU)、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单位。
24日,与会代表考察了位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已经建立的以橡胶为上层树种的热带人工植物群落,以及版纳植物园科技人员在勐仑镇山区村寨开展的胶园套作模式试验地,并与村寨群众座谈。下午,与会代表分别就西双版纳和老挝橡胶发展的现状作了介绍并开展了讨论。25日,根据西双版纳州橡胶产业办公室的安排,与会代表赴景洪市嘎洒镇,在曼播村曼湾村民小组的“生态胶园”、景洪市“二代胶园更新抗旱定植示范基地”、“嘎洒镇沙河天然橡胶良种基地”。
据老挝国家农林研究院(NAFRI)副院长Sisavang Vonghachack先生和其农业土地研究中心的Oloth Sengtaheuanghoung 博士的介绍,老挝全国的橡胶已由从2003年的630公顷发展到2008年已有140,626公顷,全国计划橡胶种植总面积为248,846公顷。其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依靠中国、泰国和越南的橡胶市场。尽管该国十分重视橡胶种植业的发展,但是在仍然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人才,必须制订出有利于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土地利用政策;昆明植物研究所裴盛基研究员介绍了橡胶在东南亚和中国的发展历史,特别介绍了橡胶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胡华斌、唐建维、卢华正介绍了西双版纳目前正在推进的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的工作以及可供推广的胶园模式;联合国大学学术项目官员梁洛辉博士在会上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种橡胶园模式--丛林胶园(Jungle Rubber)。
美国布莱蒙基金会副总裁张冀强博士和全球环境研究所执行主任金嘉满女士与老挝NAFRI领导和专家会后参观了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