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诺贝尔奖得主阿尔费罗夫院士访问长春光机所
  文章来源: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11-25 【字号: 小  中  大   

  1124日,俄罗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若尔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Zhores Ivanovich ALFEROV)院士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访问,并向该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做了题为“20世纪的半导体革命/Semiconductor Revolution in the 20th Century”的精彩报告。

  报告阐释了半导体研究、晶体管的发明、激光原理和量子光电的诞生、硅芯片的发明和发展、半导体异质结的诞生和其广泛应用等诸多物理科学史话,既不乏深度,又具有科普性,使在场听众不仅了解到二十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革命性作用,也体味了科学家在探索科学道路上丰富曲折的经历。

  长春光机所副所长马明亚向阿尔费罗夫介绍了该所“研、产、学”并举的发展理念和近年来研究所科学研究、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生培养等相关成果。马明亚强调了国际科技合作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科研机构的重要性,并向阿尔费罗夫介绍了二十年来长春光机所与俄罗斯科学院属研究所始终保持友好往来和紧密合作的情况。

  阿尔费罗夫一行还在马明亚副所长等陪同下,参观了长春光机所半导体激光中心等相关实验室和科研成果。阿尔费罗夫表示,近年来中俄双方的科技合作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希望中国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继续瞄准国际前沿发展,加强密切合作与交流,共同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阿尔费罗夫教授1930年生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自1962年始,他一直致力于III-V族半导体异质结构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异质结构的注入特性、异质结构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的研制以及外延工艺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贡献导致了现代异质结构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创立。他曾获得了苏联、俄罗斯和国际上的许多奖项,包括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先后担任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科学中心主席、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科学中心主席、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物理技术研究与教育中心主席等职务,现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科学中心主席团主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他著有4本专著,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论文,在半导体技术方面作出了50多项发明。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颗小行星是以若尔斯阿尔费罗夫的名字命名的(2001年)。1989年以来,他多次来华访问,曾为我国863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出过重要建议,并致力于推动中俄科技合作的发展。

  阿尔费罗夫院士作报告

  阿尔费罗夫院士参观实验室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