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美国普渡大学教授访问版纳植物园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25 【字号: 小  中  大   

最近,美国普渡大学植物学与植物病理学系陈志祥教授访问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并为该园的科技人员和学生作了题为“水杨酸在植物体中的生物合成与调控路径”的学术报告,并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

陈志祥是应植物园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的余迪求研究员的邀请,前来开展合作研究的。双方将从植物超级WRKY基因家族分子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培养青年研究骨干和博士研究生。

陈志祥介绍了水杨酸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包括水杨酸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两部分,水杨酸作为抗病信号分子被人们首次发现得益于其化学结构类似物阿司匹林治病的启示。接着,在排除因WRKY45基因突变导致对Pseudomonas syringae病原菌敏感后,应用图为克隆方法找出致使出现上述表型的突变位点EPS1基因,它编码一种酰基转移酶,突变体eps1中水杨酸含量明显降低,表明EPS1基因在水杨酸的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陈志祥实验室探讨了水杨酸信号转导路径上的重要成员NPR1对水杨酸含量的负反馈调节,这一环路上WRKY38/70/54等WRKY蛋白受到NPR1的正调控,再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物,进而负调控水杨酸合成途径中的ICS1基因完成使命,由此不得不惊叹生命之精妙,NPR1受水杨酸正调节,而NPR1又负调节水杨酸的合成,聪明的植物以稳中有变之术来应对环境的刺激。最后,陈教授总结概括了实验室在水杨酸合成与信号转导方面的上述进展,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如此重要的发现必将丰富人们对水杨酸在抗病方面的认识。

陈志祥是国际知名的植物抗逆生物学家。多年来他领衔主持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围绕植物逆境(生物)响应的调控机理这一国际植物科学领域前沿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系统获得抗性中水杨酸的作用、WRKY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以及RNAi在植物病毒抗性和转基因沉默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在Science、PNASPlant Cell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研究论文被引用近四千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