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5日,中科院海洋所所的袁东亮、孙澈、王铮三位专家参加了在韩国召开的“第15届太平洋亚洲区域海大会”。 本届大会共设7个分会,袁东亮主持了第二分会,并被推选为本次会议学术论文专辑出版主编之一。该分会报告的研究区域包括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和日本海,袁东亮、孙澈分别作了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water exchange between the Kuroshio and marginal seas of China 和“东台湾通道的黑潮入流分析”的报告。王铮与袁东亮合作的海报——“经向风和中尺度涡旋对跨隙运动的西边界流的作用”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美国罗德岛大学Mark Wimbush教授希望尽快看到研究论文的全文,台湾师范大学的Wu Chau-Ron教授认为该工作解释了他数值模拟结果的动力机制。 在PAMS的总结会上,袁东亮进一步提出了研究黑潮与近海水交换对于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在PAMS海区开展较大规模的国际合作,通过关键海区的现场测量,并与数值模拟以及四维同化相结合,合理的估算陆架与深海交换通量,该提议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广泛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