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亚洲主编Richard前往白水河考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近一年的时间,但这场突入其来的地震给四川灾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创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将难以抹平。尽管如此,成都生物所生态中心的科研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开始积极投身到灾区的生态恢复重建中。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心科研人员所做的相关工作已经引起了《科学》杂志的关注和重视。 4月21日上午,《科学》亚洲主编Richard专程前来进行相关工作的调研。成都生物所所长吴宁、科技处处长张咏梅、生态中心研究员潘开文、包维楷、罗鹏、吴彦及王乾博士等十多位专家参加了本次调研会议,大家就该所在震后生态恢复方面所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会上,Richard主要向大家询问了地震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栖息地以及主食植物箭竹的影响、灾区生态恢复重建的策略以及预期恢复的时间等问题。对此,各位研究员都一一作了详尽而客观的汇报,同时也提出了在震区水源涵养地、外来物种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和长期监测计划。会后,Richard在罗鹏、张远彬、王进闯等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彭州白水河自然保护区沿途受损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