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诺贝尔奖获得者Richard Ernst教授在武汉磁共振中心报告厅为武汉分院师生作了题为“傅立叶变换在核磁共振中的应用(From Monsieur Fourier to fMRI)”的学术演讲。叶朝辉院士主持了演讲会。
Ernst教授首次提出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方法,确立了二维核磁共振的理论基础,后又在发展和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因此独享了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所编写的《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原理》一书,已成为全世界核磁共振领域研究者的圣经。
Ernst教授的报告讲述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在解析溶液中蛋白质的结构时,核磁与其它方法(X晶体衍射)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核磁成像的原理。
在提到傅立叶变换时,他总是说,这是法国的傅立叶首先提出来的,他只是将其引入核磁这块领域而已,充分尊重了前人的创造。他还提到:傅立叶变换是不同域之间的变换,其实人也可以进行变换。他的报告中有一张人脑的MRI图片,Ernst教授将左边标识为科学,右边标识为艺术,意味着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每个人都可以将科学和艺术联系起来。他说:一个人要变得有创造性,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只脚站在科学上,另一只站在艺术上,我们的头脑就能变得富有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