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全球环境基金专家访问新疆生地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12-11 【字号: 小  中  大   

    12月8日,“GEF甘肃新疆草地管理项目组”组长维特·夸克博士一行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会由新疆生地所副所长雷加强主持。

    新疆生地所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站站长胡玉昆研究员向维特·夸克一行介绍了该站的自然概况、科研成果、新疆草地退化现状及近期工作进展。该站多年来以山地草地生态研究为基点,瞄准“山盆结构”中山地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展开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坚持基础资料积累,提高研究层次,成为我国重要的草地生态研究基地和塔河下游绿洲发展和荒漠环境建设重要的水源保障。

    新疆是我国重要牧区之一,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居全国第三位。草地不仅是维持放牧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有效维持了区域生态平衡。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加上人为影响,缺乏科学的管理,长期超载过牧,引起了草场退化及沙漠化。“甘肃新疆草地管理项目”属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新疆畜牧厅作为执行单位之一,将向新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发出应用研究征询书,并一同开展草场生态变化、放牧管理、植被恢复、草地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方面的合作。

    维特·夸克博士作为“GEF甘肃新疆草地管理项目”专家顾问,将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的奇台、博乐、哈密等十个周边县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基础调查工作。他强调应将土地使用者引入土地决策管理中,尽管牧民的短期经济利益可能会有损失,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他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工作了解农牧民的需求,调动农牧民参与监测的积极性,使他们掌握必备的监测技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真正改善草场环境。

    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员就新疆少数民族牧民传统放牧经验等问题与维特·夸克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客人们参观了该所标本馆。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