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肿瘤免疫中心孟颂东博士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作了题为“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的专题报告。
报告中,孟颂东向大家介绍了国际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领域的最新动态。作为青年科学家,他以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乙型肝炎病毒病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癌作为研究对象,从乙肝和乙肝继发性肝癌患者组织中分离发现了乙肝病毒特异多肽与热休克蛋白gp96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能够激活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清除乙肝病毒及肝癌细胞,达到免疫治疗的作用。另外,孟颂东还以乳腺癌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肿瘤复发机理、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肿瘤休眠等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尽管原发肿瘤能够切除,但个别细胞穿过血管壁侵染健康组织会形成致死率极高的复发肿瘤,科学家能够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进一步利用荧光杂交分析染色体数目来确定是否为肿瘤细胞,尽早发现病情并有效治疗。传统的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人体正常细胞也带来了严重的损伤,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用靶向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达到治疗目的,代表了肿瘤治疗的最新发展方向。将几种靶向药物同时使用的“鸡尾酒疗法”更能有效地降低肿瘤细胞的侵染力,从而延长病患的寿命,正常人体内也会有小型肿瘤,但根据Paget提出的“种子—土壤”学说,因为周围的微环境不适宜其生长,因此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休眠肿瘤细胞的长期存在是恶性肿瘤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根源。
针对新疆生地所的研究方向,孟颂东还从转录因子、容质调节、抗氧化和解毒、离子通道、热休克蛋白等几方面谈了对植物抗旱反应机制的看法。他说,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他在离子泵及膜蛋白、抗逆性保护、热休克蛋白等方面都希望能够与该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对抗旱植物人工栽培等技术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