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西部的学术氛围日趋浓厚,越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来到新疆这块美丽的地方,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连日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国际研讨会接连不断。9月28日,来自乌兹别克科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的Aripova在该所为科技人员们作了一场有关生物碱研究方面的学术报告,受到大家的好评。据悉,Aripova教授多年以来一直从事生物碱提取及药理研究工作,在生物碱化学科研领域造诣深厚。她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名叫芦竹的禾本科植物,这种植物在乌兹别克一直作用民间药材被广泛应用,在印度还作为利尿药,发汗剂及妇科用药。Aripova教授从中分离鉴定了20种生物碱,其中有14种为人类首次从自然界得到。她还发现,芦竹的在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的植物部位,所含有的生物碱存在差异,这些问题,深深引发起理化所科技人员们的关注。
29日上午,西澳州大学的王绍芳博士、闫桂军博士来到该所,并在该所与相关学科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王绍芳博士所研究的是豆科植物的化学多样性,即其含有的主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他为科研人员们介绍豆科植物的化学生态等方面问题;闫桂军博士还向大家介绍了西澳州大学的有关研究情况。下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主要从事II型糖尿病机理研究的周琼林博士在该所学术报告厅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糖尿病机理的主要手段和功能测试方法。在报告后结束后,他向该所的副所长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就合作研究问题进行了交流。 |